觸及每個角落:為什麼金融包容性必須超越銀行帳戶

觸及每個角落:為什麼金融包容性必須超越銀行帳戶

“金融包容性不僅意味著讓人們能夠獲得金融服務,還意味著讓這些服務惠及每個人。”

 

金融包容性是我們在政策討論中經常聽到的術語之一。我們很容易假設,只要有更多的人擁有銀行帳戶,我們就萬事俱備了,對嗎?嗯,不完全是。在亞太經合組織,與世界許多地區一樣,獲得金融服務才剛開始。真正的問題是:這些服務是如何分佈的?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固然重要,但金融服務的分配才是真正決定每個人是否受益的因素。這不僅涉及提供金融服務;而是看這些服務能不能滿足人們實際的需要,能不能有效地利用。金融包容性不僅意味著提供服務,還意味著確保最需要的人能夠獲得並使用它們。

獲得金融服務聽起來是一個很好的第一步,但這只是難題的一部分。例如,亞太經合組織目前超過84%的人口擁有金融或行動帳戶。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問題在於:僅僅擁有存取權限並不意味著人們正在使用他們的帳戶或充分利用它們。這就像擁有一輛自行車,卻不知道怎麼騎。您可能擁有所有金融工具,但如果您不知道如何使用它們,它們就不會為您帶來多大幫助。一些農村地區或服務不足社區的人們可以獲得金融服務,但他們可能缺乏有效使用這些服務的技能、信心或工具。如果沒有正確的資訊和數位素養,我們就無法獲得所需的財務授權。

問題還在於分配——金融服務如何惠及人們。想像一個擁有良好公共交通系統的地區。有公車、火車和計程車。但如果這些服務僅涵蓋市中心地區的話,那麼郊區或農村地區該怎麼辦呢?居住在市中心以外的人們將被排除在外。金融服務亦是如此。僅僅提供服務是不夠的;它們需要讓所有人都能使用。在亞太經合組織,婦女、小型企業和農村社區面臨獲得金融服務的障礙。例如,由於性別歧視,女性獲得信貸的可能性較小。發展中經濟體的小企業經常無法獲得貸款,因為他們缺乏適當的文件。農村社區往往處於孤立狀態,面臨地理排斥以及缺乏數位工具和基礎設施。這些都是需要被填補的空白。

金融包容性的力量在於,如果正確實施,它能夠推動經濟成長和公平。對於小型企業來說,獲得信貸不僅僅是一種金融服務;這是一個機會。在適當的支持下,小型企業可以成長、僱用更多員工並為當地經濟做出貢獻。這可以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充滿活力的社區。女性的經濟賦權是推動改變的另一個關鍵因素。當女性有機會獲得儲蓄、貸款或保險時,她們可以投資家庭、支持子女的教育以及創業或發展自己的企業。金融包容性不僅能改善生活,還能產生連鎖反應,使整個社區受益並促進公平成長。

那麼,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如何讓金融包容性惠及每個人?第一,金融產品要滿足不同族群的差異化需求。無論是為小型企業提供小額貸款、為婦女設立儲蓄帳戶,或是改善農村地區人們的金融服務管道,產品設計都需要考慮社區需求。第二,我們需要培養金融知識和數位技能。如果人們不了解金融服務的運作方式,就無法有效地使用金融服務。這就是為什麼將金融教育與數位工具結合非常重要。在服務不足的社區提供培訓和資源將幫助人們探索和利用金融服務來獲得優勢。

我們還需要消除法律和政策障礙。婦女和邊緣族群經常面臨阻礙她們獲得金融服務的系統性障礙。法律改革對於確保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實現財務獨立和成功至關重要。最後,跨部門合作是關鍵。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需要共同努力,打造支持金融包容性的生態系統。透過匯集資源、共享知識和朝著共同目標努力,我們可以確保沒有人落後。

 

最後,金融包容性不僅是讓人們獲得金融服務,而是讓這些服務惠及每個人。當我們同時關注准入和分配時,我們就能充分釋放金融包容性的全部潛力。它是關於創造一個包容和公平的金融體系,每個人——無論他們住在哪裡、賺多少錢或出生環境如何——都有成功的機會。

 

(圖:PECC官網)

 

閱讀APEC報告全文:https://www.apec.org/press/blogs/2025/reaching-every-corner--why-financial-inclusion-must-go-beyond-bank-accou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