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未來之聲」(Voices of the Future, VOF)計畫於1998年由馬來西亞首相Mahathir Mohamad在APEC領導人會議期間創立。從最初30位大學生的小型聚會,發展至今已成為每年超過130位來自21個APEC經濟體青年領袖參與的盛會,並於APEC領袖周(APEC Leaders' Week)期間,與企業領袖、政策制定者、CEO等重要人士進行深度對話與交流。
VOF計畫由設於華盛頓特區的虛擬貿易使團基金會(Virtual Trade Mission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推動。自2009年新加坡主辦APEC會議以來,新加坡國家青年成就獎(National Youth Achievement Award)也加入支持行列。VOF獲得APEC秘書處正式認可,讓青年能與ABAC(APEC商業諮詢理事會)成員、APEC CEO峰會與高層官員直接互動,探討貿易、經濟合作與區域發展等重大議題。
每年,青年代表們會提出《青年宣言》,向APEC領導人建言亞太區域的未來方向。許多VOF校友後來成為企業家、政府官員,或回到計畫中擔任導師,持續培育未來領袖。2011年,於夏威夷舉行的APEC領袖周中,美國商務部國際貿易事務副部長 Sanchez 創設「June Mayne Gould領導獎」,表彰優秀青年,並提供獎學金支持其參與次年度組委會工作。
青年培訓營:台灣的未來之聲
台灣方面,「Voices of the Future 未來之聲青年培訓營」自2007年起由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CTPECC)主辦,每年七、八月分別在台北與台中舉行,致力於培育青年深入國際事務,增進對經濟產業趨勢及APEC組織的理解。近二十年來,培訓營已成功培育上百位具備國際視野與跨文化溝通能力的青年,這些學員不僅在會議中積極發聲,也將所學延伸至校園、職場與各類國際場合,發揮長遠影響力。
APEC長期重視青年在區域合作中的角色。2022年曼谷舉行的VOF活動中,APEC秘書長 Dr. Sta Maria 表示:「青年就如同發麵的酵母,雖然微小,卻能催化改變,推動社會朝長遠的結構性改革邁進。」因此,APEC透過如Voices of the Future、Youth Impact Forum、Model APEC Youth Program等倡議,賦能青年發聲、參與政策對話。青年不只是未來的承接者,更是當下變革的推動者,為亞太區注入創新、多元與永續的視角。
而受限於台灣的國際處境,青年直接參與正式國際組織的機會有限。正因如此,透過VOF計畫,台灣青年得以在APEC這樣的多邊平台上發聲,扮演國際公民角色,深入國際議題討論,並培養國際會議溝通與表達能力。在國家層面,青年參與不僅有助於爭取經濟與合作機會,更能透過文化外交展現台灣價值,推動具有台灣特色的「巧實力」,共同建構永續未來的國際社會。